文献速递|泓迅siRNA助力关键靶点验证
2025年7月,《Science Bulletin》(IF=20.6)发表中国团队突破性研究,首次揭示抗癌药物RG7388(Idasanutlin)通过激活宿主 p53 凋亡通路,高效抑制致死率高达30%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(SFTSV)的复制。这一研究不仅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,还在机制研究中创新性地应用了高通量 siRNA 技术,泓迅生物为关键靶点 MDM2/p53 的功能验证提供了精准的siRNA合成支持。
病毒“劫持”宿主
一条颠覆认知的免疫逃逸通路
SFTSV 是近年来在东亚快速传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,其核心致病机制一直未能完全解开。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行为:
病毒诱导线粒体损伤却不触发凋亡:SFTSV 感染导致活性氧(ROS)爆发并引发细胞色素C(Cytc)释放,但下游 Caspase 凋亡信号被阻断。
关键靶点锁定 p53 通路:病毒通过核衣壳蛋白NP结合宿主的抑癌因子 p53,激活 E3 泛素连接酶 MDM2,介导 p53 的 K48 泛素化降解。
凋亡体组装被破坏:p53 降解导致其转录靶点 Apaf-1 表达下调,从而阻断 Cytc-Caspase9 凋亡体的形成。
抗癌药“老药新用”
RG7388重建抗病毒防线
基于上述机制,研究团队筛选了 MDM2-p53 抑制剂 RG7388,并验证其抗病毒效果。RG7388 以 IC50≈5 μmol/L 的浓度有效阻断 SFTSV 复制,尤其在肠/肝类器官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病毒载量降低。
RG7388 通过双重恢复凋亡通路,稳定 p53 蛋白并促进 Apaf-1 转录及凋亡体组装,恢复 Caspase 级联反应。此外,它还能抑制 SFTSV 引发的炎症反应,减少 IL-6、TNF-α 等致病因子的释放。
作为 Ⅱ 期抗癌药,RG7388 已验证安全性,且规避了传统化疗药物的血栓风险,有望为 SFTS 重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前景。
泓迅 siRNA 合成服务
解密病毒-宿主互作的“靶向利器”
为验证MDM2在病毒逃逸中的核心地位,研究者采用泓迅生物提供的高特异性、低脱靶效应 siRNA,成功敲低了 MDM2 的表达。结果显示:
◆ MDM2沉默显著抑制p53降解
◆ 感染细胞凋亡率提升2.8倍
◆ 病毒复制水平下降75%
泓迅生物的 siRNA 合成技术,以其精准、高效、稳定的“三高”技术平台,为本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:
设计够“准”:确保精准沉默 MDM2(及APAF1),有效避免脱靶效应,为机制研究奠定基础。
效率够“猛”:在 HeLa 细胞中实现>80%的高效敲低,保障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。
批次够“稳”:确保多次实验数据的高度可重复性,支撑了严谨的多组学分析。
为什么选择泓迅
· 我们可以做—高难度的序列合成
· 领先的技术优势—AI密码子优化分析(专利技术)
· 更高价值服务—合成生物学一站式解决方案